编程始于十年后

2020-07-04 · 生活 · 约 5 分钟读完

十年后,我终于认识了编程。

我从小就对创造工具很感兴趣。

那时候成天摆弄学习机上的 BASIC,虽然玩得不太明白,但也从中获得不少创造的乐趣。

初中时我报名了学校的信息竞赛班,想正式学习编程。第一天上课,我手捧谭浩强的 C 语言,眼睛盯着黑白单调的命令行,感受只剩下迷茫:想象中,编程应该是摸得着的——是创造一个带有漂亮界面的软件,而不是往一个莫名其妙的黑框里,输入一串数字,输出另一串数字。

我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把界面弄出来,信息竞赛班也不教这个。无所适从的我决定离开。

记得我敲的最后一个程序是冒泡排序。稀里糊涂地照着书上敲完代码,弹出一个黑框,照着教材上写的内容输进去,再显示出书上早已写好的结果——我突然发觉一切都没意思。收起课本,我离开了教室,再没回去过。

此后六年,我没再碰过编程。我认为它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。

大学机缘巧合选修了 C# —— 只消拖来拽去,就能造出一个带界面的软件,正是我想象中编程应该有的模样。我开始写一些小工具,感到自己对编程再次有了兴趣。不过当时只把它当玩具,浅尝辄止。

大三时,我开始谋划转行。我喜欢设计,靠着设计也拿到过一点小成就,最初转行的目标是设计师。几经打击和自我怀疑,我的目标转向交互和产品。

为了能有作品丰富履历,我埋头学习如何制作一个软件,由此接触到了前端。那是一种相见恨晚的感受:

  • 我找到了一个领域,能完美结合设计和逻辑,这两件我喜爱的事物。
  • 我终于能够用编程去创造想象中的那些程序。
  • 为了写好程序,我对算法、数据结构、网络——那些当初因为竞赛班逃离的东西——产生了兴趣。

我终于认识了编程的乐趣,知道了自己想要追逐什么,一切走上正轨。此时离我第一次接触编程,正好十年。


十年前没能喜欢上编程,是因为没有从中收获快乐。

信息竞赛,或者说算法,固然有乐趣,但却是计算和解题的乐趣,而非编程的乐趣——在算法中,编程只是辅助解题的工具;而我理解的编程,是创造代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。

在编程中找到成就感,你才愿意深入下去。随着编程的深入,人自然会去研究问题出现的原因、如何更好地解决,也就自然会去学习底层原理、数据结构等其他方面知识。所幸我最终找到了理想中的编程,坚持了下来。

焦虑的父母们急不可耐地将孩子送入少儿编程班、AI 班,孩子能否找到乐趣所在?他们眼中的编程,是否也如同我当年看到的乏味黑屏?与其追逐热点,不如多去尝试,找到真正能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的事物。

从现在就开始,而非十年后。